南京太乙堂中医院张育新:治疗脑血管疾病,应重视调与通

脑血管疾病,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脑血管病变或脑血流障碍,包括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是危害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的重要疾病之一。中医治疗脑血管疾病优势明显,中华医学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委员、南京太乙堂中医院特邀专家张育新主任就是一位擅长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中医大夫,其采取“调”(调理气血)与“通”(疏通经脉)的思路治疗脑血管疾病,在临床上获得满意效果,帮助众多脑血管患者恢复了健康,让危重患者获得及时有效救治。

脑血管疾病原因:气血肾精亏虚,瘀血痰湿内阻

张育新主任认为,脑血管疾病是一个复杂的脏腑、气血、阴阳功能紊乱的病理过程,属于中医“中风”“卒中”的范畴。气血肾精亏虚,瘀血痰湿内阻,是脑血管关键病机。具体包括:

1、气血亏虚。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若气血不足,不能上荣于脑,可导致脑供血不足。可能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劳累过度、饮食不节等因素,致使脾胃运化失常,气血生化无源。

2、肾精不足。肾藏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肾精亏虚,不能生髓充脑,也会引起脑供血不足。比如年老体衰、久病伤肾等情况,均可影响肾精的化生。

3、瘀血内阻。气血运行不畅,瘀血停滞,脉络受阻,可影响脑部血液供应。情绪不畅、寒邪凝滞等都可能导致瘀血形成。

4、痰湿内阻。脾失健运,水湿内停,聚而生痰,痰湿蒙蔽清窍,阻碍气血运行,从而引发脑供血不足。

脑血管疾病治疗获效关键:调理气血,疏通经脉

在深刻把握脑血管病因病机,总结历代中医“卒中”“中风”治疗组方立法,并结合自身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张育新主任提出:中医脑血管疾病治疗,应重视“调”与“通”,前者指调理气血使其通畅,后者指疏通经脉瘀滞,从根本上解决气血肾精亏虚、瘀血痰湿内阻问题,最大限度地实现临床目标。

张育新主任提醒说,在脑血管疾病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分清虚实,辨证施治。虚证当以补虚为主,实证当以泄实为主。补虚包括补肾健脾,益气养血等。泄实包括熄风、化痰、清热、开窍、活血、化瘀、通络等。

“调”与“通”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优势,是疗效确凿,不易反复,不但能治本(气血阴阳亏虚),也能治标(痰浊淤血内停),可切实有效地改善脑血管患者病情,使危重患者获得及时有效救治。

【大夫档案】


张育新

南京太乙堂医院资深中医专家

中华医学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工作委员会委员

擅长:

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脑梗中风后遗症、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缺血、颈动脉斑块、血管性痴呆、神经衰弱、帕金森、面瘫、三叉神经痛、头晕头痛、肌无力等疑难杂症。

疼痛疾病: 颈椎病、肩膝髋踝关节疾病、颈椎小关节错位、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股骨头坏死、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肌筋膜炎、椎间盘突出、神经根黏连等骨伤病科疑难杂症。


本文地址:http://www.qqylw.com.cn/xinwen/2658.html

相关推荐

品牌策划

BRAND

热文榜

TOP